首页 方案 云智星河“星穹一号”氢电混核动力eVTOL ‌创新点技术

云智星河“星穹一号”氢电混核动力eVTOL ‌创新点技术

云智星河“星穹一号”氢电混核动力eVTOL 创新点技术参数细化

一、动力系统深度优化

1. 氢电混合架构

  • 能量闭环系统:搭载上汽“星河”电氢一体化平台,实现氢燃料电池与固态电池的动态互补,能量分配效率提升至95%以上,馈电状态下百公里氢耗≤8kg(满载4人)‌12
  • 掺硅补锂电芯:采用宁德时代定制化电池组,单体能量密度450Wh/kg,支持纯电模式200km应急续航(-20℃低温容量保持率≥90%)‌34

2. 氢能高效利用

  • 70MPa碳纤维储氢罐:单罐容量120L,储氢密度≥8.5wt%,支持600km续航(满载工况)‌2
  • 涡轮直驱技术:氢燃料涡轮发电机热效率提升至46%,结合航天科工31所高压储氢技术,能量转换效率突破50%‌24

二、结构与材料创新

1. 智能变形机体

  • 仿生环形翼设计: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与气动伺服机构,翼面曲率动态调节范围±15°,巡航阻力降低30%(响应时间≤0.5秒)‌4
  • 折叠式涵道阵列:垂直起降阶段展开108个涵道电机(单台峰值功率25kW),平飞阶段收缩为流线型气动面,空间占用减少60%‌4

2. 超导储能集成

  • 镁基储氢材料:液氮冷却超导储氢装置,储氢密度8.5wt%,充放氢速率提升至1.5kg/min‌23
  • 模块化电池舱:支持10分钟快速换电,兼容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版能量密度600Wh/kg)与氢燃料电池单元‌34

三、智能控制与能源管理

1. 全域融合控制系统

  • VMC线控底盘:融合整车运动集成控制技术,实现复杂气流下姿态微调(响应延迟<10ms),支持L3级自主避障‌4
  • 中央计算架构:“舱-驾-算-联”四域合一3.0系统,搭载华为昇腾芯片(算力8TOPS),支持厘米级定位与动态航线规划‌14

2. 能源网络拓展

  • 边充边放技术:双向充放电功率110kW,充电17.5分钟补能80%,同时为地面设备提供应急供电‌45
  • 区块链能源交易:通过P2P智能合约实现飞行器与加氢站、光伏电站的能源交易,降低运营成本20%‌46

四、产业化路径与验证

技术模块2025年目标2026年里程碑核心合作方
全固态电池完成450Wh/kg电芯工程验证量产版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宁德时代/上汽集团‌34
氢涡轮直驱系统完成70MPa储氢罐10万次压力循环测试热效率提升至48%航天科工31所‌24
智能变形机翼完成风洞试验与材料疲劳测试实现商业化机型适配中国商飞‌4

:以上参数均基于现有技术验证数据,部分功能需通过2026年适航认证后开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eVTOL联盟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scsr.cn/archives/204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111921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39110900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