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代号:星河SH1
一、飞机动力系统设计
1. 动力架构与参数
- 核心动力模式:氢燃料电池+高密度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
- 氢燃料电池:
- 类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 额定功率:400 kW,峰值功率600 kW
- 氢燃料储存:70 MPa碳纤维复合储氢罐,储氢量8 kg,续航补能时间≤10分钟513
- 锂电池组:
- 类型:固态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450 Wh/kg)
- 容量:200 kWh,支持垂直起降阶段瞬时大功率输出13
- 能量管理:智能动态分配系统,优先使用氢能巡航,锂电池用于峰值动力补偿及应急冗余45
- 氢燃料电池:
- 推进系统:
- 108涵道电机阵列:
- 垂直起降:100个小型涵道电机(单台推力2 kN,直径0.5 m),分布式布局于环形机翼内侧
- 前向推进:8个大型矢量涵道电机(单台推力15 kN,直径1.2 m),支持0-90°倾转57
- 动力冗余:多电机独立控制,单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安全冗余等级达DO-178C Level A7
- 108涵道电机阵列:
2. 氢电混合装置设计
- 集成方案:
- 液氢储罐与燃料电池堆一体化布局,减少管路损耗
- 涡轮发电辅助系统:回收尾气余热发电,提升综合能效15%5
- 热管理:
- 液冷循环系统覆盖电池、燃料电池及电机,采用相变材料(PCM)应对极端温区8
二、控制与导航系统
1. 飞行控制系统
- 硬件架构:
- 主控单元:三冗余飞控计算机(基于ARM Cortex-A78架构)
- 传感器:多模态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视觉摄像头+惯性导航)47
- 软件算法:
- AI自主避障: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路径规划,支持城市峡谷及复杂气象条件7
- 分布式电传操纵(FBW):实时调整电机转速与倾角,实现姿态稳定5
2. 导航与通信
- 定位系统:
- 北斗三代+低轨卫星+5G蜂窝网络融合定位,精度≤10 cm13
- 空域管理:
- 集成民航局低空交通管理系统(UTM),实时获取空域动态及禁飞区数据17
三、结构与部件参数
1. 机身设计
- 环形机翼:
- 材质:碳纤维-钛合金蜂窝夹层结构,翼展12 m,翼面积25 m²
- 气动优化:CFD模拟+风洞测试,升阻比提升30%,支持悬停-巡航平滑过渡8
- 座舱布局:
- 4人座,模块化设计(救援版配备医疗舱,交通版配备商务座椅)
- 抗过载结构:9G冲击防护,符合CCAR-27适航标准7
2. 关键部件供应商
| 部件 | 推荐厂商 | 技术优势 |
|---|---|---|
| 氢燃料电池 | 亿华通、丰田 | 高功率密度(6.5 kW/L)13 |
| 固态电池 | 宁德时代、QuantumScape | 450 Wh/kg能量密度13 |
| 涵道电机 | 赛峰集团、MagniX | 高功重比(8 kW/kg)4 |
| 航空复合材料 | 中复神鹰、Toray | T800级碳纤维,减重25%8 |
四、研发与生产计划
1. 图纸生成与仿真
- 设计软件:
- CATIA V6(三维建模) + ANSYS Fluent(气动仿真) + Simulink(控制逻辑验证)812
- 试制节点:
- 2025 Q3:完成1:2缩比样机试飞
- 2026 Q1:全尺寸原型机首飞,启动适航审定7
2. 配套法规建设
- 适航认证路径:
- 参照《亿航EH216-S专用条件》,申请CAAC型号合格证(TC)7
- 联合民航局制定氢动力eVTOL安全标准(储氢罐防爆、燃料电池冗余等)13
- 空域试点:
- 优先接入深圳、广州低空经济示范区,获取商业化运营牌照78
五、商业模式与融资计划
1. 核心商业模式
- B2G(政府采购):
- 应急救援:与应急管理部合作,部署森林火灾监测、医疗物资投送网络15
- B2B(企业服务):
- 城际通勤:北京-天津18分钟航线,订阅制包机服务(票价¥800/人)17
- B2C(个人用户):
- 高端旅游:三亚、珠海低空观光,按需计费(¥3000/小时)
2. 融资规划
- 阶段目标:
- Pre-A轮(2025):融资5亿元,用于原型机试制与适航测试
- A轮(2026):融资15亿元,启动量产线建设(年产能200架)
- 战略投资方:悦达汽车科创基金、中航资本、地方政府产业基金513
六、风险与对策
- 技术风险:氢燃料电池低温启动性能,需联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攻关催化剂活性提升13
- 政策风险:低空空域开放进度滞后,提前布局海南、长三角试点17
- 市场竞争:对标Joby Aviation、追梦空天,差异化聚焦氢动力长航程场景57
附件:
- 动力系统仿真报告(基于ANSYS)
- 适航审定路线图(CAAC标准对照表)
- 供应链合作意向书(亿华通、中复神鹰等)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